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(zhàn)斗,
泊泊的血液轟鳴著向心臟奔赴而來;
用心陪“瓣”70余載的堅守,
在歷經風霜后依依不舍地告別;
一部分血液咆哮著高歌前行,
另一部分卻在致命的“逆行”。
血液席卷著生命擁抱死亡,
此時,心尖上透出一絲微光,
介入器經心尖長驅直入,
在心頭開出一朵白色的“生命之花”。
主動脈瓣找到了新的“瓣侶”,
“逆行者”們被截斷,
途經心臟的血液逐漸恢復了井然有序。
這是廈門首例自主完成的微創(chuàng)、心臟不停跳經心尖TAVI(主動脈瓣置換)手術,此次手術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心外科單忠貴主任、黃建博士團隊獨立操作,手術大獲成功。
“呼哧、呼哧、呼哧”74歲的許阿姨(化名)急促地大口呼吸著,過了好一會兒,才逐漸恢復正常。
單忠貴主任凝視著檢查報告,紙面上印著的數值不容樂觀:“阿姨,你這里主動脈瓣狹窄并嚴重反流都4年了!現在癥狀越來越嚴重,拖不得的。你看剛剛氣促這么厲害,很危險的呀!”
主動脈瓣正常與狹窄
陪同的家屬倍感焦急:“之前控制得還好,就最近一個多月吧,稍微動一下就容易氣促氣喘,得歇上好一陣才能緩解。”
經過詳細的問診,單忠貴主任了解到許阿姨同時有多種基礎疾病:5年以上高血壓史;10余年前做過肝癌根治術,身體素質差。
考慮到許阿姨屬于高齡患者,基礎疾病較多,體質較差,選擇傳統(tǒng)開胸手術風險極高。在和許阿姨及家屬溝通后,單忠貴主任、黃建博士團隊選擇經心尖TAVI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的置換。
與之前做的TAVI手術不同,這是廈門首例自主進行的TAVI手術。對于主刀的單忠貴主任來說,有壓力更有動力。
手術前,單忠貴主任團隊和各科室醫(yī)務人員進行了TAVI手術術前空床演練,心外科、B超科、介入科、麻醉科等各科室醫(yī)護人員各自負責的部分,器械的全套準備及擺放位置,術者的站位,手術的流程,設想遇到的問題都做了演練和緊急預案。至此,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反復確認。
單忠貴主任、黃建博士團隊術前模擬操作
星期一晚上8點,許阿姨家屬祈盼地目送許阿姨和單忠貴主任、黃建博士團隊進入手術室,一扇門將不安和忐忑隔離在外,門內吹響生命戰(zhàn)斗的號角。
傳統(tǒng)的開胸手術對于患者的身體傷害較大,15-20cm長的大切口以及鋸開的胸骨都是高齡患者術后恢復的“老大難”;而手術中的全麻、心臟停跳及低溫則對患者體質要求較高。
因此,對于體質較差的高齡患者來說,TAVI手術無疑是一種能夠很好解決“后顧之憂”的術式。
單忠貴主任、黃建博士團隊TAVI手術
一聲輕“哧”,手術刀如臂指使般在左下方肋間劃出一道4-6cm的微創(chuàng)切口。單忠貴主任經心尖途徑植入介入器,J-Valve瓣膜隨著介入器的深入直達主動脈瓣。
J-Valve瓣膜的定位件+短支架的專利設計,保障介入瓣與瓣環(huán)緊密吻合,降低瓣周漏發(fā)生率,保證血液動力學不受影響;同時,減少房室傳導阻滯的發(fā)生,低起搏器安裝率。
圖/自膨脹介入瓣膜(左);經心尖介入器(右)
直到目前為止全國范圍內,唯獨J-Valve能一站式解決主動脈瓣狹窄及關閉不全問題,是有血管疾病的主動脈患者的首選甚至是唯一微創(chuàng)手術選擇。當J-Valve瓣膜在主動脈瓣展開的一剎那,仿佛生命之花在心間盛開,全程不需要體外循環(huán)及心臟停跳。
整場手術行云流水,短短一個小時左右,就已圓滿結束。術后兩天左右,患者就轉入普通病房,恢復良好。相比傳統(tǒng)開胸手術,TAVI手術術后恢復期縮短至1/3,甚至更短。
術后隨訪:單忠貴(右一)、黃建(右二)、莊嘉偉(左二)、王佳茂(左一)
這次廈門首例自主操作的經心尖TAVI手術大獲成功,是廈門心外手術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,它標志著福建省擁有獨立開展TAVI手術的能力,也標志著TAVI手術正在走向成熟,為更多心臟瓣膜病患者帶來“心”生的福音。
1、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,文責作者自負。
2、本網站鄭重提醒訪問者:請在轉載有關文章時務必尊重該文章的版權、著作權;
3、如果您發(fā)現有您未署名的文章,請立即和我們聯系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關處理。
4、如果您發(fā)現您的相關信息或資料在此轉載并且覺得侵犯了您的版權,敬請來函 3258500132@qq.com 通知我們,我們將在 第一時間進行更改或者刪除。
5、任何人在本站發(fā)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并且請文明用語,否則后果由發(fā)表者自行承擔。